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生物教學】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紅皮書)

   IUCN是什麼?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簡稱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的縮寫,是一個專職在自然環境保護的國際組織

1948年在瑞士格蘭德(Gland) 成立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由全球83個成員國、81個國際組織、108個政府組織、766個非政府組織、10,000個專家及科學家組成。在2008年3月改名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


   IUCN的使命 

透過與聯合國之國際組織、世界各政府單位及民間組織之合作,協調並整合對自然資源之保育。

IUCN建製的資料庫的重點主要在受威脅的物種種類上,可以在資料庫中搜尋到目前全世界瀕臨絕種的物種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委員會 

IUCN豁下分別有6個委員會,由10,000名來自不同範疇的義務專家組成,負責評估世界自然資源,在IUCN制定保育措施時提供諮詢服務,包括:

物種存續委員會(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
有700名會員,為聯盟在物種保育工作中的技術顧問,推行受絕種威脅的物種的保育工作。負責制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WCPA)
有130名會員,負責推動成立陸地及海洋保護區,並推動對保護區有效的管理。

環境法律委員會(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Law, CEL)
有800名會員,負責發展新的法律概念及機制,推行環境法,並加強國家行使環境法的能力。

教育及宣導委員會(Commission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C)
有600名會員,透過策略性地宣導及教育,教育相關利益擁有人能可持續性地使用自然資源。

環境經濟社會政策委員會(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y, CEESP)
有500名會員,負責為維持生物多樣性及保育工作,就在經濟及社會因素問題提供專業知識及政策建議。

生態系統管理委員會(Commission on Ecosystem Management, CEM)
有400名會員,負責在管理自然或經改動的生態系列上提供專業的指導。


  IUCN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 

IUCN紅色名錄於1963年開始編製,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性的指標。它每年都進行更新、並可在http://www.iucnredlist.org/查詢到。

它收集的資料很豐富,不只是記錄物種的名稱,還收集物種所面臨的威脅生態需求在哪裡生活減少或避免物種滅絕的保護行動資訊…等。強調那些在全球面臨滅絕的高風險物種,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 (例如:規劃保護區、制定保護政策)

由物種存續委員會(SSC) 及幾個物種評估機構合作編製,根據嚴格準則 (族群大小和結構、族群趨勢、地理分布…等 ) 去評估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將物種 (除了微生物) 編入9個不同的保護等級:

絕滅(Extinct)
野外絕滅(Extinct in the Wild)
ƒ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瀕危(Endangered)
易危(Vulnerable)
近危(Near Threatened)
無危(Least Concern)
ˆ數據缺乏(Data Deficien)
未評估(Not Evaluated)






2001 IUCN紅色名錄等級及標準(3.1) 個等級的定義:
絕滅 (EX) (extinct)
當一分類單元的最後一個個體無疑已經死亡
野外絕滅 (EW) (extinct in the wild)
當已知一分類單元只生活在栽培、圈養條件下
只作爲自然化種群生活在遠離其過去的棲息地
極危 (CR)
(
critically endangered)
當一分類單元的野生種群面臨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
瀕危 (EN) (endangered)
當一分類單元雖未達到極危標準,
但是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
易危 (VU) (vulnerable)
當一分類單元雖未達到極危或者瀕危標準,
但是其野生種群面臨絕滅的機率較高
近危 (NT)
(near threatened)
當一分類單元雖未達到極危、瀕危或者易危標準,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後,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脅等級
無危 (LC)
(l
east concern)
當一分類單元被評估未達到極危、瀕危、易危或者
近危標準

判斷「極危、瀕危、易危」等級的5準則:(符合AE任一條件即可判定)
標準
極危
瀕危
易危
A
族群減少
過去、未來10年或
3世代內,減少 80%
過去、未來10年或
3世代內,減少 50%
過去、未來10年或
3世代內,減少 30%
B
地理分布受限
分布面積100 km2
或實際佔有面積
10km2,而且嚴重
分割或已知只有1
分布面積5000km2
或實際佔有面積
500 km2,而且嚴重
分割或已知不超過5
分布面積20000km2
或實際佔有面積
2000 km2,而且嚴重
分割或已知不超過10
C
族群規模減少或下降
成熟個體<250,而且
族群3年或1世代內
減少>25%
成熟個體<2500,而且
族群5年或2世代內
減少>20%
成熟個體<10000,而且
族群10年或3世代
減少>10%
D
成熟個體數目
成熟個體數目<50
成熟個體數目<250
成熟個體數目<1000
E
定量分析
(絕滅可能性)
10年或3世代內
滅絕可能性>50%
20年或5世代內
絕滅可能性>20%
100年內
絕滅可能性>10%

   世界已滅絕動物代表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隆鳥象鳥Aepyornis maximus (約1000年前)- 馬達加斯加
恐鳥 Diornis maximus (約1000年前)- 紐西蘭
猛獁象 Mammuthus (約1萬年前)- 歐洲亞洲
劍齒虎 Smilodon populator (約1萬年前)- 南美洲

16世紀至今
高地恐鳥 Megalapteryx didinus 1500年)- 紐西蘭
渡渡鳥 Raphus cucullatus 1681年)- 模里西斯
台灣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1983年) - 台灣

   在台灣已滅絕物種 (EX)  
哺乳類
-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 (1980年代)

魚類
台灣下鱵 - Hyporhamphus taiwanensis (1969)
大鱗細鯿 - Rasborinus formosae
銳頭銀魚 - Salanx acuticeps
楊氏羽衣鯊 - Myersina yangii
香魚 - Plecoglossus altivelis (1967)
小林氏華棘鰍 - Macrognathus kobayashii (1970)

昆蟲蝴蝶
熱帶蘭灰蝶 - Hypolycaena othona
單點藍灰蝶 - Famegana alsulus taiwana
罕波眼蝶 - Ypthima norma posticalis
大紫斑蝶 - Euploea phaenareta juvia (1960年代)
珀豹蛺蝶 - Boloria pales yangi (1964)
帝王斑蝶 - Danaus plexippus (1960年代)

天牛
馬尼拉薄翅天牛 - Raphipodus manillae
姬藍星天牛 - Rosalia lameerei
山保氏瘤叉尾天牛 - Mesechthistatus yamahoi

貝類
大蜆 - Cyrenobatissa subsulcata
花蜆 - Cyrenodonax formosana

植物
台灣狗舌草 - Tephroseris taitoensis
明潭羊耳蒜 - Liparis hensoensis
桃園石龍尾 - Limnophila taoyuanensis
細蕊紅樹 - Ceriops tagal (1959)
紅茄苳 - Bruguiera conjugata (1959)

台灣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aiouanus - 台灣

   世界極危物種代表  
侏三趾樹懶Bradypus pygmaeus
爪哇犀牛 (Rhinoceros sondaicus)
紅狼Canis rufus
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亞洲獅Panthera leo persica
亞洲獵豹Acinonyx jubatus venaticus
西部低地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gorilla
越南金絲猴Rhinopithecus avunculus
白腹軍艦鳥 Fregata andrewsi
黑嘴端鳳頭燕鷗Sterna bernsteini
藍喉金剛鸚鵡Ara glaucogularis
小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sulphurea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恆河鱷Gavialis gangeticus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中國大鯢Andrias davidianus
紅帶箭毒蛙Dendrobates lehmanni
台灣鮭魚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formosanus
腔棘魚所有種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台灣水韭Isoetes taiwanwnsis

   台灣極危物種 (CR)  
臺灣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黑嘴端鳳頭燕鷗Sterna bernsteini
恆河白眼鮫Glyphis gangeticus

臺灣穗花杉Amentotaxus formosana
臺灣水韭Isoetes taiwanensis
蘭嶼肉桂Cinnamomum kotoense
菲律賓厚殼桂Cryptocarya elliptifolia
臺灣石櫟Pasania formosana
淡綠葉衛矛Euonymus pallidifolia

   世界瀕危物種代表  
紅毛猩猩Pongo pygmaeus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
 Panthera tigris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註:IUCN網站Ursus thibetanus列為VU等級,找不到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此亞種)
亞洲象Elephas maximus
丹頂鶴 Grus japonensis
綠蠵龜 Chelonia mydas

   台灣瀕危物種代表 (EN)  
高身鏟頜魚Onychostoma alticorpus
臺灣山椒魚Hynobius formosanus
楚南氏山椒魚Hynobius sonani
史丹吉氏小雨蛙Micryletta steinegeri
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

蘭嶼羅漢松Podocarpus costalis

   世界易危物種代表  

   台灣易危物種代表 (VU)  
臺東間爬岩鰍Hemimyzon taitungensis
埔里中華爬岩鰍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阿里山山椒魚Hynobius arisanensis
長腳赤蛙Rana longicrus
臺灣管鼻蝠Murina puta
臺灣長耳蝠Plecotus taivanus
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

台灣一葉蘭Pleione formosana (註:「台灣物種名錄」裡暫無資料,IUCN列入VU等級)
臺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
瓜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cucurbitifolia
臺灣水青岡Fagus hayatae
   世界近危物種代表  

   台灣近危物種 (NT)  
黑長尾雉(帝雉)Syrmaticus mikado
黃山雀Parus holsti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台灣數據缺乏物種代表 (DD)  
椰子蟹Birgus latro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生物教學】影片-章魚的隱身術

影片中的這隻章魚,不但會隱身起來、還會吐墨汁快閃哦~~
中間有慢動作倒帶重播。



可了解章魚的
1.保護色(∵皮膚色素快速變化)、
2.遇敵害時的反應-吐墨汁(驚嚇敵人、遮住敵人視線)、
3.還有牠的運動方式(從頭部的漏斗噴水快閃,不像雙殼綱和腹足綱的軟體動物會被外殼影響活動)。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生物教學】影片-海綿動物

不只是卡通角色 海綿寶寶真有其物
(中天新聞 2010-10-04)



Filtering Barrel and Chimney Sponges(筒狀海綿和煙囪海綿)
(2007-08-01)
使用一種無害的墨水,看看海綿如何過濾海水…



Sponge Reproduction(海綿的生殖) 
(2007-11-17)



公視珊瑚系列報導:黑皮海綿侵襲 珊瑚"黑"病蔓延
 2009-04-16


色彩豐富的珊瑚,開始黑頭土臉,因為被黑色薄膜不斷擴張覆蓋,最後走向死亡。原來這是黑皮海綿,兩年多前,先在綠島發現,現在,竟然連蘭嶼也被大舉入侵。
根據中研院副研究員陳昭倫的調查,在綠島,整個島嶼周圍幾乎都有這種黑皮海綿,只有西南海岸稍微少一點。而蘭嶼海岸線也幾乎全軍覆沒,最嚴重的椰油港,有高達兩成六的覆蓋­率。
黑皮海綿上充滿大量藍綠菌,但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擴張的,至今還是個謎。
不只是離島,學者發現,台灣本島的墾丁萬里桐,也出現了黑皮海綿的入侵。學者憂心以這樣的速度擴張,今年蔓延的範圍恐怕會更大。
除了珊瑚黑病,最近,墾丁也出現另一種粉紅斑病,照片上珊瑚上傷口一圈圈粉紅斑點,一樣也威脅了珊瑚生存。
珊瑚疾病,從黑病、粉紅斑病,到先前研究人員也發現,還有黃斑病以及黑帶病等等,各式各樣的疾病找上門,原因卻難以探究,研究更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何時會爆發,沒人知­道,但卻為海底世界埋下、不定時炸彈。


記者林靜梅劉漢麟綜合報導。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生物教學】影片-刺絲胞動物-珊瑚


寶貝海洋.珊瑚天堂
(公視20090331)



福爾摩沙的指環-綠島海底珊瑚
(公視20081009)




墾丁珊瑚準時產卵 場面壯觀絢麗
(2010-05-06公視晚間新聞)

【生物教學】影片-海洋生態系-海洋生物產卵記事

「我們的島」專題—海洋生物產卵記事
(公視20081006)

珊瑚產卵是受到潮汐、光線、溫度等因素的影響,通常墾丁地區,珊瑚集體繁殖的時機,固定是在每年農曆三月,月圓之後的一個星期,大約在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多年來,珊瑚從­來沒有失約,好像牠們之間有一個永恆不渝的誓言